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永春 > 永春新聞 > 正文

強產興城丨永春陶瓷:煥新賦能 成工業新增長極

來源:閩南網 2022-06-13 11:30 http://www.changxiangqimo.com/

  閩南網6月13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洪泓塬實習生呂尚真文/圖/視頻)千年之前,從德化通往永春的瓷幫古道連山接海,串起沿途的窯場與港口,為陶瓷外銷打開新通道。幽幽的古驛道上,陶瓷唱“主角”,作為古道一端的永春也“沉浸式”參與到這部深厚的瓷史中,與陶瓷結下不解之緣。

  千年之后,永春陶瓷在傳承與創新中走向未來,代代工藝美術大師守藝守心,延展傳承之路。這項“活起來”的技藝被“用起來”,企業迭代升級,產業生機盎然。當前,永春正加快九牧永春5G智慧制造產業園建設步伐,建設工業4.0自動化物流平臺,引進一批上下游配套產業鏈,推進蘇坑、介福電商園等重點項目建設,深化智能制造、智慧園區、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合作,同時規劃建設苦寨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推動陶瓷文創深度融合,同步發展衛生陶瓷、特種陶瓷、功能陶瓷,打造產業集群。

  數據顯示,2020年,永春陶瓷產業實現產值65億元,同比增長20%。陶瓷產業,正成為這個山區縣的工業新增長極。

瓷幫古道 千載悠悠

  說起永春陶瓷,就不得不提到蘇坑,其是瓷幫古道的重要站點。

  歷史上,蘇坑產瓷器大多外銷,經瓷幫古道肩挑背馱送抵永春許港碼頭,再用舟船運至刺桐港,走上海上絲綢之路。明末至康熙年間,蘇坑的蘇坑窯、上安(嵩安)窯、洋坪窯所出產的青花瓷在泉州窯系中皆屬上乘佳品。

13.1

永春瓷

  1977年,晉江地區文物考古資料記載:西沙群島出土的佛手紋青花碟、牽?;y青花碗(碟)和云龍頭珠紋青花碗與蘇坑窯、上安(嵩安)磁窯考古發現的碗碟,造型紋飾有的完全一樣,有的極其類似。由此可見,當時蘇坑瓷器遠銷海內外盛況。

13.2

  上世紀70年代,國家工藝美術大師蘇清河在蘇坑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陶瓷人才,技藝薪火相傳。

  2005年,蘇坑鎮創建陶瓷工業園區,實現了陶瓷產業的集聚發展。2020年,蘇坑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陶瓷特色鎮·蘇坑”稱號。

13.3

工廠里,工人在制作瓷器

大師返鄉 創業傳藝

  浸潤在深厚的陶瓷底蘊中,從蘇坑走出來很多工藝美術大師。多年來,他們守藝賦新,給永春陶瓷帶來了新理念。

  從去年開始,福建陶瓷藝術大師王冬燕把工作中心逐步放在了蘇坑。她看中了蘇坑陶瓷工業園區,想開設工作站、做特色陶瓷文創園?;剜l再創業再傳藝,王冬燕的想法始于2019年。這年,她參與蘇坑申報陶瓷特色鎮的工作,實地走訪考察了很多陶瓷企業。

13.4

王冬燕計劃把工作重心轉向蘇坑

  “我從小在蘇坑長大,蘇坑陶瓷的底蘊深厚,陶瓷工業園區的發展也相對成熟,我也想為提高蘇坑陶瓷的知名度盡一份力。”王冬燕說,回鄉創業的想法得到了蘇坑鎮的大力支持,給她提供了很多便利。按照初步設想,她的文創園集陶瓷展示、體驗、研學、生產等為一體,計劃兩年內投產。

  80后王志國的工作室里,各式各樣的創意陶瓷作品令人眼花繚亂。從19歲接觸陶瓷,這位泉州工藝美術大師與陶瓷為伴22年,先后前往各地拜師學習,他在陶瓷創新工藝和運用新材料的結合創作上有深入的理解。

13.5

王志國回到家鄉開創工作室

  2015年,游子歸鄉,決定在故土上繼續追夢。王志國在蘇坑開設了工作室,一邊創作一邊“傳、幫、帶”,與企業、同行分享創作的心得和經驗。在蘇坑待了7年時間,王志國感觸很深。他說,這幾年,蘇坑的陶瓷產業發展很快,一些年輕的設計師、工作者回來創業,給行業注入新鮮血液。同時,這也說明蘇坑的營商環境、創作環境、人才政策等越來越好,具備吸引力。

陶瓷之鄉 科技賦能

  位于永春西部的介福鄉,地理位置相對偏遠,擁有著豐富的高嶺土資源。2017年,介福鄉被評為“中國陶瓷之鄉”,其發現的商周古窯址被評為201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與研究價值,具備開展工業旅游的良好資源。

  在永春縣委、縣政府的積極對接下,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良瓷科技有限公司落戶介福鄉,并于去年順利投產。龍頭企業的到來,提升了永春陶瓷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13.6

工作人員在生產車間操作

  走進良瓷科技5G智慧產業園,各條生產線火力全開,科技感滿滿。車間里,AGV小車有序穿梭于車間內,通過5G+AGV控制,AGV小車能自動識別路線、運輸、搬運、充電,高效、準確、靈活地完成燒成、檢包區域產品的運輸、入庫等程序;卸窯區,助力臂取下馬桶放在木架上,隨后AGV小車出動,一次性能運輸6個新馬桶到待檢區,幫助企業省去大量的人工成本;另一個區域的車間里,機器人正在給馬桶表面施釉,一臺機器人每個小時能做完30臺馬桶,且厚度、均勻度都表現優秀……

13.7

AGV小車有序穿梭于車間內

  據介紹,良瓷科技5G智慧產業園作為全球首家5G智慧陶瓷工廠,通過與世界一流企業德國西門子、華為、電信跨界合作進行生產工藝規劃,實現集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于一體?!?/p>

  公司數字化質量中心總監王海燕說,永春縣的營商環境特別好,重視人才發展,良瓷今年還將規劃設計首個陶瓷產業文化博物館,將傳統的陶瓷文化與工業文明融會貫通,從工業的后勤保障要轉型升級到制造服務業,打造一個體驗式的消費,構建一個可觀、可玩、可學、可購、可閑的工業旅游運營生態圈。

13.8

機器人在給馬桶施釉

筑巢引鳳 集聚發展

  陶瓷特色鎮企業多,蘇坑工業園區就聚集了近30家企業,它們當中有經驗豐富的傳統企業,也有正當其時的網紅公司。

13.9

蘇坑工業園區

  走進福建榮鑫陶瓷的生產車間,工人在半自動設備前操作著,把陶土放入磨具中,再把壓好磨具取出來,有了這些設備,工作效益大大提高……該公司是一家集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大型陶瓷手工藝品企業,采用先進制瓷工藝制成各種工藝陶瓷以及日用陶瓷等,產品從永春遠銷全國各地。

  “抓緊去拍。”“秒空了,我們繼續。”每天下午2時,友名陶瓷的直播準時開始,主播手持手機沿著倉庫的貨架、貨箱行走,給手機屏幕前的網友們介紹爆款產品。從去年2月入駐工業園區,友名陶瓷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銷售來自蘇坑鎮等地的陶瓷產品,產品超過3000多款,短短半年累計線上直播帶貨1500萬元。目前,公司還在擴大經營內容,將打造新模式直播帶貨中心。

13.20

友名陶瓷正在進行直播

  “隨著陶瓷企業數量的增加,我們還在持續筑巢引鳳,推進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未來還將建設園區三期,為陶瓷企業集聚發展提供新平臺。”蘇坑鎮鎮長林琪宇告訴記者,三期可開發利用范圍約380畝,其中工業用地約226畝,可建設建筑面積約30-37多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工業廠房。

13.21

圖為林琪宇

  為助力企業轉型升級,蘇坑鎮還積極組織陶瓷產業轉型升級領頭雁培訓會,來自37家企業的陶瓷傳統產業的企業主和中層管理人員參加培訓。林琪宇表示,蘇坑鎮將抓好營商環境的服務,做好工業區的黨建加鄰里中心,做好政務服務工作,做好人才工作室的建設工作,持續為企業提供服務。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頻道推薦
  • 石獅市靈秀今年新增3個“百萬村”
  • 泉州科技中學:構建“明真”課程體系 書寫
  • 惠安縱深推進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福建煉化:食品級透明料聚烯烴的投放
    福建煉化:食品級透明料聚烯烴的投放
    2019泉州智慧城市高峰論壇
    2019泉州智慧城市高峰論壇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全國臺聯第十一屆理事會會長、副會長、常 12月15日四川疫情最新消息:昨日新增本土 泉州:打造工藝美術“人才港灣” 榮耀80和華為nova10哪個更好 區別對比有 短池世錦賽張雨霏50蝶摘銅 中國混合接力 《初次愛你》原著小說結局怎么也 盧晚晚 濠江路墻繪煥新 石獅對外門戶添彩 臺灣上市公司11月營收同比下降13.21%
    免费人成在线视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