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泉州臺商投資區不斷創新人才服務理念,構建臺灣人才全方位服務體系,發揮特色人才服務優勢,當好人才“保姆”,為“打造兩個主陣地、建設四個區”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目前,已吸引和培養131名緊缺急需臺灣人才,學士及以上104名,其中博士13名、碩士31名。
創新引才機制 打造聚才“磁場”
深化政策引才。出臺《鼓勵社會力量開展人才工作若干措施》,引導用人主體、社會組織、中介機構等通過提供信息、牽線搭橋、跟蹤服務等方式參與臺灣人才引進,構建從人才引進到產業對接、激勵保障等全政策鏈。給予臺灣人才工作生活津貼、子女就學保障、免費健康體檢、泉臺往返交通補貼等8項暖心政策。
深化產業招才。引進一批臺灣商業特色業態,打造產業社區。設立精密機械產業園、新興產業園和泉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等臺商特色產業園,推動高端光鏡生產與研發基地等5個臺資(涉臺)項目競得地塊、入駐新廠,靶向招引一批臺灣技術人才。
深化市場攬才。建成并運營泉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引入臺灣專業人才運營團隊,制定“一園一策”扶持園區企業發展,招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10家、臺資企業9家進駐。2022年,舉辦各類交流活動20場,全區新認定臺灣人才19名。
整合資源力量 構筑成才“搖籃”
加強平臺建設。著力搭建產學研平臺,以創新成果轉化促進臺灣人才價值實現,成功引進高品醫學檢驗實驗室等臺資醫療企業,依托兩岸專家團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新引擎,以企業為主體捆綁式引進臺灣醫療人才38人。瞄準“中國佛具文化之都”目標,加快海峽雕藝文化園建設,制定臺資企業入駐優惠政策,吸引臺灣籍雕藝企業及大師進駐。
加深平臺合作。采用“政府搭平臺、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金介融合”的模式建設人才成果“一站式”服務平臺,培育技術經紀人11人、專利代理師9人。
加快平臺升級。瞄準智能裝備、新材料應用、數字包裝等3大主導產業,科學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建立臺資主導產業信息庫,完善產業鏈圖譜和招商引資“路線圖”,吸納臺灣優勢產業、核心技術和高端人才,深化兩岸產業人才融合。
深化人才服務 滋養留才“沃土”
凝聚向心合力。舉辦獻禮建黨百年、研修班、迎新春等活動,積極引導人才投身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增強了臺灣人才的向心力、歸屬感。
完善服務體系。健全領導干部掛鉤聯系服務人才制度,做強“人才之家”品牌,選派30名“黨建+人才”服務專員,推出安居落戶、就讀擇校和就診體檢等20項服務清單,為臺灣人才提供上門幫辦、輔導帶辦、全程代辦的保姆式服務,服務滿意率達98%以上。
優化特色服務。聚焦臺灣人才需求敏感點,開發“臺胞臺企登陸第一數據港”、建設“海絲稅務‘黨建+鄰里’中心”臺胞服務站、開辟臺胞臺企專屬預約通道,以開發“親清家園”平臺為載體,上線人才政策16項,實現惠企惠才政策“掌上提、在線批、直達付”,獎補資金24小時直達人才企業賬戶,2022年以來,兌現涉臺惠才補助63人次、51.13萬元。(通訊員 李麗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