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2日訊(閩南網記者 黃麗君 通訊員 陳清良 唐鉦南) 一張木架床和簡單的床上用品,這是黃曉紅在垃圾轉運站臨時的“家”。
疫情發生后,因封控要求,泉州市城市管理局環衛中心萬安站的3名操作工都居家隔離了。黃曉紅作為小型垃圾轉運站巡查組長,主動住在站里,一人獨自挑起站里垃圾壓縮清運的重任。
每天早上六點半,黃曉紅開門開始接收垃圾。根據疫情期間垃圾處理要求,各小區、街道保潔員在接收管控區生活垃圾時,需進行套袋打包并進行一次消殺,垃圾收集車進入小型站前,再由黃曉紅對進站垃圾及車輛和周邊環境進行二次全面消殺,方可進入小型站卸料。卸料時,黃曉紅再次對料斗及其內的垃圾執行第三次消殺任務,并啟動機器開始壓縮,同時做好臺賬登記。
黃曉紅在小型垃圾轉運站消殺作業
一斗接一斗地壓縮,直至壓縮機的垃圾箱提示滿倉后,黃曉紅關閉機器,進而對垃圾箱體進行清理,等待垃圾車前來轉運。黃曉紅每天要壓縮轉運五六車加起來約35噸垃圾,每天還需背負三十斤的消毒水,對垃圾站進行三次全面消殺,完成超過2000平方米的消殺任務 。
黃曉紅深知工作任務艱巨,沒有時間準備三餐,就準備了一些餅干、方便面放在站里,餓了就拿這些充饑。她無暇照顧家人,提起即將參加高考的兒子,她說:“兒子很懂事,很理解也很支持我的工作。”說完眼角泛起了淚光,滿是歉疚。
黃曉紅在小型垃圾轉運站的工具房里鋪床鋪
4月1日是黃曉紅的生日,她說自己的愿望是,“希望疫情可以早點結束,大家都恢復正常生活,泉州加油!”這是她的生日愿望,也是無數堅守抗疫一線人員共同的愿望,讓我們齊心協力,早日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她是這個春天最動人的風景,也是迎戰疫情的巾幗力量。